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正文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防灾减灾知识科普

2019-05-08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2019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为了响应国家防灾减灾的号召,并且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的意识与防范能力,所以进行有关防灾减灾的知识科普与宣传。

 防灾减灾救灾的程度关系到师生的安危,所以通过有关知识的科普与宣传,从而提高大家的相关意识并学习到有关措施,在必要时候可以保护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对于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要进行足够的宣传普及教育。九大自然灾害分别是: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龙卷风、雷击和暴雪。对于校园,火灾也是防灾减灾教育中的重要一课。在学校内我们重点科普关于地震、洪涝与火灾的重点知识。

地震

地震是现在人类无法预知、避免和控制的自然灾害。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我们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反应并做出判断。首先伏而待定,遇到地震应该立刻伏低身子并且到安全的地方等待,不应该离开庇护场所,四处乱散。“安全角”是地震最重要的自保场所。桌子底下或是卫生间等狭小的地方都是靠谱的“安全角”。最重要的是要保护住头部,尽量用枕头或书等物品保护头部,双手保护头部也是有用的。在教室时,应该就地躲避。撤离时也要注意秩序,更不要做出跳楼、乘坐电梯等举措。在校园内应该去往空旷的地方,不要在有巨大牌子或高楼下躲避。地震时也要远离明火和有毒气体。而且要注意余震的危险,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与沉着,用知识将损失降到最小。

 如果出现地震应该听从指挥,安全有序的逃离危险,不带任何物件,保护生命安全。

   洪涝

遇到洪水应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一旦落入水中,应尽可能寻找可用于救生的漂浮物,尽可能地保留身体的能量,沉着冷静,等待救援。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火灾

首先应该保持镇定,要听从老师和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指挥,一定要有序快速撤离火场,不用着急拥挤,要保持消防通道的疏畅。大家应该小心浓烟,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在疏散撤离中火场时,要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头弯腰快速前行,切记不要深呼吸。一旦身上着火,要保持冷静,不要四处奔跑大喊,要就地翻滚压灭身上的火苗,或者迅速将着火的衣服脱下。如果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迅速,要迅速紧闭房门,退到窗口或者宿舍阳台上,通过喊话、发出灯光信号等方式,通知和引导救援人员,等待救援脱险。

在平时也要多学习防灾减灾的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比如使用灭火器等防灾用具。生命可贵,一定要时刻注意灾害带来的伤害与威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请各位老师同学提高相关意识并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构筑生命安全防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