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与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联合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呼和浩特市档案馆馆长赵永强一行先到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和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参观交流。同时在逸夫楼前摆设展架,分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手册、民族政策应知应答等宣传手册,开展打卡集章活动。

博物馆门口合影

宣传展架
随后在逸夫楼217开展专题讲座,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馆长赵永强应邀以“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战略作用”为题目开展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白胡日查主持,市档案史志馆党员干部及我院党委书记张士伟、相关师生参加。

讲座开始,赵永强以《出师表》“鞠躬尽瘁”精神为引,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图与历史照片,系统回顾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历程。赵永强馆长讲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依托平绥铁路侵占绥远,扶植“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企图分裂中国,大青山作为华北通往西北的咽喉、陕甘宁边区的屏障,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在党中央指导下,—二○师组建2300人的大青山支队,历经两次北上突破日军围堵,通过夜袭陶林、突袭乌兰花、伏击蜈蚣坝等关键战役建立三大游击区,并“化步为骑”组建骑兵支队,以灵活战术牵制日伪军。针对日军“以蒙制华”阴谋。讲座重点讲述了党的民族政策实践:设立各级民族部,培养百余名蒙古族干部赴延安学习,尊重蒙古族习俗的同时争取上层人士支持,使百分之六十伪乡村政权转为“两面政权”,形成民族团结抗日的强大合力。“大青山抗日精神是北疆文化的精神源泉。”赵永强强调,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剿匪反顽中展现的不屈意志,以及民族团结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深刻启示。讲座结尾,赵永强馆长结合当前科技博弈、文化竞争等“无形战场”,呼吁师生传承团结奋斗精神,将历史智慧转化为奋进动力。

白胡日查在总结中表示,此次讲座既是对民族政策宣传月的生动响应,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逻辑的具象诠释。未来,学院也将进—步深化校地合作,挖掘地方红色资源,让大青山精神在青年学子中传承弘扬,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