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土而根河”讲座继续进行。2023年10月27日上午,著名生态人类学家杨庭硕先生受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邀请在逸夫楼315为我院师生做主题为“生态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主要围绕深入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灾害的文化属性、顺应时代积极应对灾害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
杨庭硕,吉首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生态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中国生态民族学学科奠基人之一,1999年至今任教于吉首大学,一直从事民族学,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有《西南与中原》(1992)、《民族文化与生境》(1992)、《相际经营原理》(1995)、《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1998)、《人类的根基》(2004)、《生态人类学导论》(2007)、《本土生态知识引论》(2010)、《生态扶贫理论》(2017)等20余部著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共计5项,曾赴欧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讲学。
一、论自然灾害的特点
当下中国关于生态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的学术问题备受关注,杨庭硕老师强调应将专业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在生态环境的发展变迁中,我们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在原有的学科领域面对的生态问题,在新的起点,要注重融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深入思考研究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特别是关于灾害的问题。灾害贯穿了人类文明史,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和灾害打交道,灾害的发生值得从多学科的视角去关注。杨庭硕老师讲到要明确的灾害的含义,结合内蒙古的气候现象等提到灾害的两个特点:第一,灾害具有普适性,表现在灾害与任何民族的生活都相生相伴。第二,灾害具有在地性,每个地区应思考人与当地环境的关系,要高度关注大自然导致的结果,充分把握人类所能够感知的灾害,做出独特的科学研究,坚持普适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正确认识问题。
二、注重灾害的文化属性 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
生态学、人类学、民族学应与其他学科进行充分的交流交往交融,做好跨学科研究,从不同学科的相知,合作,试错,到最终走到一起,逐渐达成共识。杨庭硕老师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灾害和作物生长现象强调灾害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是结合着历史演变和人类理解而存在的,要在更长的时段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从不同的视角理解灾害,以更科学地应对灾害。同时要注意文化建构,文化的建构促进人类达成共识,又需要很长时间,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要深入把握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特点,从更大的时间空间尺度去理解,吸取其他学科的丰硕成果,通过自身学科的消化吸收,发展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知识和实践模式。
三、顺应时代要求 积极解决问题
杨庭硕老师强调,生态学、民族学、人类学要重点研究灾害与文化的关系以及灾害相关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认识灾害,把握内在逻辑关系,在相关学科的探讨下进行沟通,面对灾害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文化对自然做出正确的响应。文化差异对于灾害的定义标准是不断变化的,关注不同文化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我国能够更加从容应对灾害问题。最后,杨庭硕老师进行了相关总结,说明灾害本身是植根于人类感知,对灾害的研究要严格区分时空场域,时间节点不相同,发生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同时将文化原因放在灾害现象分析中是我们研究灾害现象的趋势所在。对灾害研究的课题是具有挑战性的,我们要顺应时代要求,发现新的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守住底线风险,从整体性系统性方面思考灾害问题,这对于推动对我国多学科领域科学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优化环境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座的最后时间,在场师生们积极交流互动,杨庭硕老师对于现场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旁征博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解答,学生们表示通过这次讲座受益良多,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在自己的实践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