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土而根河”系列学术讲座 第194期|民族志的“尺度”:“做”田野及其后续

2024-05-21

2024516日下午,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冯琳老师,在逸夫楼217教师做题为“民族志的‘尺度’:‘做’田野及其后续”的精彩讲座。冯琳老师具体聚焦自身博士论文的田野经历,系统阐释了田野进入、田野中以及田野的延展性以及民族志的尺度选择等议题。

田野调查并非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研究对象的理解会逐渐加深,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新的研究问题和视角的产生。为系统深入的展现田野调查的魅力与多样性,冯琳老师分享了自身田野作业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生动呈现了田野调查中的平常与不平常,为广大师生把握“田野调查到文本写作过程”的提供了系统且精彩的讲述。冯琳老师认为,“带着做田野的勇气,体验漫漫起伏人生”,田野中的顺利与困难,让民族志的呈现更具多样多元的意义。扎实的田野才能造就卓越的成果,民族志的“尺度”是种多维度、动态性的学术追求,要求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不断探索和反思,以实现对研究对象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民族志研究的“尺度”不仅体现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更体现在研究者对自身角色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审视和调整层面。通过冯琳老师的精彩讲述,广大对于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写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体验,得以一窥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