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下午,厦门大学一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彭兆荣教授应邀到我院作《传统饮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院长阿拉坦宝力格主持。
彭兆荣教授用四个点展开了讲座的内容。
第一点:“味道——约束的自由”。在“自由品尝”与“专制伦理”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食物选择背后隐藏的社会结构和个人身份认同之间的张力。彭教授以“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赞扬游牧民族的饮食礼仪并呼吁恢复中国饮食礼仪。
第二点:“好客——餐桌伦理结构的叙事”。“好客”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餐桌伦理,不仅反映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深刻地影响着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彭教授以“饮食:作为好客的社会表达”相较中国与西方的好客之道、主客关系,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中方与西方的餐桌文化的差别。
第三点:“品尝——文化人类学对饮食的解释”。彭教授以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来提醒我们,其实饮食的道理也能折射出人生的道理。详细讲述了人类学眼中的食物之“共需性”、"公食性”和“共享性”。
第四点:“饮食——作为非遗的思维和记忆”。彭教授以一句老话“不时不食”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传统,阐释了中国的饮食与中医的关系,表明了中药的益处。明确讲述了中国饮食遗产中的“品味的政治学”里的五味调和、和而不同、细品慢咀、味觉反转、胃口原则以及味感隐喻。
最后由阿拉坦宝力格院长总结了讲座内容,并且再次感谢彭兆荣教授来到我院为同学们传授饮食人类学的知识以及经验。
本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饮食人类学的浓厚兴趣,也为大家打开了一扇探索食物背后文化与社会意义的大门。通过深入学习饮食人类学,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食物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及其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份和社会关系。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继续保持好奇心,积极参与到饮食人类学的研究中来,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更应该走向田野,亲身体验各地独特的饮食习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知识的力量推动传统与现代饮食文化的交融发展,创造属于新时代的独特美食故事吧!